文物保护环境监测传感器产品特点
光照和紫外
监测参数:光照强度、紫外线强度
设备体积:105 × 70.4 × 21.2 mm
测量范围:温度 -20~70℃; 湿度 10%~90%RH;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乃至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和档案的目的 。
文物保护环境监测基站网关
兼容第三方终端设备和网络服务器
• 支持标准LoRaWAN®协议终端设备接入,完成数据采集和指令转发
• 支持主流网络服务器:LinkWAN,腾讯云,TTI,ChirpStack等
根据中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规范》(WW/T 0066-2015)内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可分为相互关联、范围由小及大的四个层次:
微环境:指展柜、储藏柜、囊匣等储存文物的相对密闭空间。
小环境:指展厅、库房、提看室等存放文物的室内空间。
大环境:指博物馆建筑物所覆盖的室内空间。
室外环境:指博物馆建筑外的暴露空间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复杂易变,需要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巡查,及时干预,适当调控,以保证文物处于、稳定的保存环境中。
文物保护环境监测基站特点
通讯距离
信号发射功率17dBm(470)/20dBm(915)/
16dBm(868);空旷环境传输距离可达15km;城市环境传输距离可达2km。
环境监测软件平台特点
报表功能
提供完善的报表功能,管理员可查看和导出每日/每周/每月报告。
自由设置数据频率
每个监测点的上报数据频率可以在线设置,无须人工对每台仪器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