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备煤车间来的洗精煤,由运煤通廊运入煤塔,由煤塔漏嘴经装煤车按序装入炭化室,在950-1050度的温度下高温干馏成焦炭。焦炉加热用回炉煤气由外管送至焦炉各燃烧室,在燃烧室内与经过
TR-9300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是采用在线分析技术与中国环保监测技术相结合,通过我公司多年在工业流程领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精心打造而成。该系统符合*共和国环境保护产业标准HJ/T76-2007,获得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颁发的“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证书”。该系统应用于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NOx、CO、CO2、O2)和固态污染物粉尘以及温度、压力、湿度、流量的在线监测,并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生成图谱、环保报表,可将数据远传至各级**。
二、组成
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SO2、NO、O2、CO、CO2等)
颗粒物监测子系统(粉尘)
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烟气温度、压力、流速、湿度)
数据处理子系统(DAS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组成。
三、系统特点
系统维护量小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配置灵活
系统抗干扰性能强
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系统测量精度高
系统数据采集精度高
系统使用寿命长
四、应用领域
系统应用于各类电厂、化工厂、钢铁厂、供热厂、水泥厂、垃圾焚烧厂以及各类燃油、燃煤、燃气锅炉
五、技术参数
监测项目
测量方法
测量范围
零点漂移
量程漂移
响应时间
(T90)
线性误差
输出信号
SO2
红外线或紫外线
0~100~2000PPm
±1%FS/7d
±1%FS/7d
≤12
≤±1%FS
RS-232/485
4~20mA
NOx
红外线或紫外线
0~100~2000PPm
±1%FS/7d
±1%FS/7d
≤12
RS-232/485
4~20mA
CO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0~100~2000PPm
±1%FS/7d
±1%FS/7d
≤12
RS-232/485
4~20mA
O2
电化学或
磁压式
0~25%
±1%FS/7d
±1%FS/7d
≤10
RS-232/485
4~20mA
颗粒物
(粉尘)
光学法或激光
0~100~2000mg/m3
±2%FS/7d
±2%FS/7d
≤1
≤±3%FS
4~20mA
流速
压差传感法
0~40m/S
±5%FS/7d
±5%FS/7d
≤15
≤±1%FS
4~20mA
压力
压差传感法
-40~40KPa
±2%FS/7d
±2%FS/7d
≤±1%FS
4~20mA
温度
热电偶
0~250℃
±1%FS/7d
±1%FS/7d
≤±1%FS
4~20mA
湿度
电容法
0~
±2%FS/7d
±2%FS/7d
≤10
≤±1.5%FS
4~20mA
,焦炉排出的烟道废气是由燃烧焦炉煤气产生的,该废气含有大量的烟尘(约10g/Nm3)、S0x、N0x等,流量较大,温度一般在280?300°C范围内,微负压。目前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是设置一台余热锅炉,对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回收的热量用于产生品位较低、约0.SMPa的饱和蒸汽,同时烟气降温至约160°C后排放。
[0003]据申请人了解,由于外供焦炉煤气须符合低含硫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厂家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然而在焦化烟气的产生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焦炉存在串漏,使得未经脱硫处理的煤气中的硫份漏入焦化烟气中,因此导致焦化烟气中仍含有较高的硫份。按照目前的环保要求,仍需进行脱硫处理。目前脱硫工艺已较为成熟。焦化烟气的脱硝处理是近年来应污染防治要求提出的。目前,烟气的低温脱硝技术按照温度范围分为中温脱硝(380?400°C)和低温脱硝(<200°C),相对而言,低温脱硝技术还处于进一步的探索阶段,中温的氨法脱硝技术已较为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由于中温脱硝采用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该方法需要利用氨气,因此脱硝后的烟气中含有氨气或氨化合物,氨气或氨化合物与烟气中的SO3在水蒸气的作用下相结合生成硫酸氢铵,硫酸氢铵是一种粘附性很强的且具有较强腐蚀性的物质,在140?210°C的温度区域会由固态向液态转换,液态硫酸氢铵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同时,蒸发器蒸发受热面内的产汽压力为0.8MPa,其蒸汽温度约为175°C,壁面温度约为180°C,壁面温度正好处在硫酸氢铵由固态向液态转换的范围,会造成烟气中的大量灰分与硫酸氢铵共同沉积在蒸发器的烟气侧蒸发受热表面上。对于烟气的除尘处理,较为彻底的除尘方法有电除尘和布袋除尘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已较为成熟。综上可知,目前的焦化烟气从其温度状态参数来看,不具备综合处理的条件。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由于吸收剂**易得,在湿法脱硫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工艺的特点是脱硫效率高(>95%)、吸收剂利用率高(>90%)、能适应高浓度SO2烟气条件。缺点是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