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测试房间的背景噪声,抑制侧向传声,准确测量建筑材料及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性能,隔声实验室采用“房中房”构造。声源室与接收室之间在结构上完全脱开;声源室、接收室与原基础间设置隔振材料;实验室的新增外墙,声源室、接收室的墙体、地面及顶选用高隔声性能的材料;测试房间的门均采用双道隔声门,作成“声闸”,进一步提高门的隔声能力。
在无规入射的情况下,对所有方向的入射波进行平均,求出无规入射波的隔声量(R)。其公式为:
R=Ro-10 lg(0.23Ro)
R值较Ro值为小,Ro越大,其差值就越大。
上面所述的是忽略材料弹性的理想情况,实际上隔声构件一般是有一定刚度的弹性板,可因吻合现象而降低隔声量。板的隔声量由弹性的劲度控制。在质量控制区以上产生的临界频率处的低谷,是由吻合效应引起的。
两个互不连接的单层构件之间有空气层的构件。空气层起着缓冲的弹性作用,但也能引起两层构件的共振。因此,双层构件的隔声量并非两层构件隔声量的叠加。如在空气层中加填多孔性吸声材料,则可减少共振而提高构件的隔声量。因空气层而增加的隔声量在一定范围内同空气层厚度成正比。通常,双层墙比同样重量的单层墙可增加隔声量5分贝左右。
声屏障高度在1m一5m间,覆盖有效区域平均降噪达10~15dB(125Hz~4000Hz,1/3倍频程),最高达20dB。一般来讲,声屏障越高,或离声屏障越远,降噪效果就越好。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时,就会发生反射、透射和绕射三种现象。通常屏障能够阻止直达声的传播,并使透射声有足够的衰减,而透射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一般可采用减噪量表示,它反映了声屏障上述两种屏蔽透声的本领。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插入一个声屏障,设屏障无限长,声波只能从屏障上方绕射过去,而在其后形成一个声影区,就象光线被物体遮挡形成一个阴影那样。在这个声影区内,人们可以感到噪声明显地减弱了,这就是声屏障的减噪效果。
声屏障按材质分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金属声屏障(金属百叶、金属筛网孔)、混凝土声屏障(轻质混凝土、高强混凝土)、PC声屏障、玻璃钢声屏障等。最宽2.7米宽pc钢化有机玻璃板已在无锡正式生产,声屏障厂安装成功,大大改善视觉和降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