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GMP厂房、GMP实验室、兽药无菌室、兽药净化车间、兽药洁净室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生物药厂净化车间解决方案和污染控制技术就是保证GMP成功实施的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GMP药厂净化车间设计的实质是美观清洁,防止产品污染以及质量变化。因此药厂净化车间室内装修中的门窗设计,地面、墙面、吊顶的设计与一般厂房有很大的不同。
药厂净化车间的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及流程,在这一环节着力可以降低净化工程的能量消耗,是净化达标、工程造价合理的前提。主要途径是合理确定药厂净化车间的面积和恰当选择洁净度等级,然后根据药厂企业具体需要,合理选择净化空调系统形式,准确计算冷负荷和配置节能型设备,选用的、能耗低的公用动力系统,设备,合理确定净化车间建筑围护结构,选择能降低冷(热)损失、气密性好的建材和构造等。
药厂净化车间能与外界隔离,不能穿行或受其他因素干扰。药厂净化车间的大小依需要而定,一般由衣间、缓冲间、风淋室和操作间组成。在实施药厂净化车间时,一般从建筑平面布置、食品车间结构、车间地面、通风孔器净化设备、照明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做好药厂净化车间的建设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1、保证药品不受微生物污染。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大都依附在尘埃粒子表面,若不除尘控制微生物粒子,药品的质量就难保证。特别是静脉的药品,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高。另外,药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粉尘,除去这些粉尘防止药物的交叉污染和污染大气环境。
2、为工作人员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净化车间调节控制空气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为生产人员提供舒适的生产劳动环境,也是药品生产质量保证的需要。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GMP厂房、GMP实验室、兽药无菌室、兽药净化车间、兽药洁净室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41.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一般空调有所不同。
42.一般空调房间为了提高温,湿度扩散效果,减少循环风量,通常采用亲流度大的气流组织形式,在室内造成二次诱导气流,某些向上气流以及一定的涡流,而洁净空气流组织的作用在于限制和减少尘粒对工作的污染,因此这种亲流度大的气流组织方式对洁净室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43.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规定垂直层流洁净室气流流经室内断面速度不小于0.25m/s,美国联邦标准规定为0.45m/s,误差20%,在相同断面面积的条件下,后者的风量为前者的1.8倍。
44.自净时间的长短与送风气流的断面速度有关,流速大,自净时间段,反之则自净时间长。
45.层流洁净室根据净化空气送入,排出方式可以分为垂直层流洁净室,双重水平层流洁净室,两侧对送水平层流洁净室。
46.垂直层流洁净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顶棚阻尼层垂直洁净室,顶棚和侧面双布过滤垂直层流洁净室,全孔板**送垂直层流洁净室,密集流线型散流器**送垂直层流洁净室,全顶棚送风两侧墙下部回风的垂直层流洁净室,具有集中过滤器箱的垂直层流洁净室,双层流洁净室。
47.乱流洁净室气流组织有以下几种:全孔板**送,局部孔板**送,流线型多方位污染,控制同向污染,控制逆向污染,满足适当的自净时间。
48.在垂直层流洁净室中,气流流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多方位污染,控制同向污染,控制逆向污染,满足适当的自净时间。
49.典型的垂直层流洁净室造**的原意之一在于使用了格栅地板。
50.全顶棚送风两侧抢下部回风垂直层流洁净室可以省去昂贵的格栅地板和下夹层。不仅降低了层高和造价,而是解决了因震动,小零件掉入格栅地板内及格栅地板给人的视觉造成不适之感方面的问题。
51.全顶棚送风的形式的垂直层流洁净室可以采用顶棚满布过滤器,顶棚阻尼曾全孔板等方式。
52.当单侧回风时,垂直层流洁净室室宽不应**过3m,当双侧回风时,室宽不应**过6m。这样可以保证涡流区被控制在工作区的起始高度0.8m以下。
53.垂直层流洁净室回风口的阻力大小对于流线的亲乱与否影响为显著。
54.水平层流洁净室的气流流向与尘粒的重力沉将方向不一致,因此水平层流洁净室的断面风速应大于垂直层流洁净室的断面风速,一般不得小于0.35m/s,否则将出现尘粒的沉降现象。
55.水平层流洁净室的洁净度沿气流流向逐渐降低,一般认为离地0.8—1.5m的工作区内是洁净度的工作带,即工作区,其洁净度为100级,面靠近回风墙附近为1万级。
56.水平层流洁净室要求布置设备时应尽量减少对于水平层流气流的破坏,需要排风的设备应布置在回风墙附近。
57.水平层流洁净室中,在保证工作区层流条件下,采用送风墙局部过滤器和回风墙局部中效过滤器的办法,可以减少过滤器的数量,但高校过滤器布置面积不得低于送风墙面积的40%,中效过滤器布置面积不得低于回风墙面积的30%。
58.水平层流洁净室的过滤器直安装在送风静压箱内,较垂直层流洁净室的水平安装在**糊上*得多,换也方便。
59.水平层流洁净室的循环风机可以布置在洁净室的**部或底部,当建筑层高较低时,也可不知在洁净室的一侧。
60.水平层流洁净室的气流从送风墙送出后,要经过每一个工作面,上风侧的发尘量必然要影响到下风侧的空气含尘浓度,因此加强人身净化。
61.一般认为水平层流洁净室应设置吹淋室等人身净化装置。
62.水平层流洁净室的造价低于垂直层流洁净室,灯具布置和安装方便。
63.不均匀分布理论所讲的不均匀分布,仍然假定发尘是均匀的,稳定的,只是尘粒分布不均匀。
64.不均匀分布理论中尘粒的分布不均匀也不是指每一点的不均分布,而是指区域的不均匀分布,就是说有区域浓度差,按照每一点的不均匀分布进行计算时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事洁净室不均匀分布计算理论的基础。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GMP厂房、GMP实验室、兽药无菌室、兽药净化车间、兽药洁净室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菌药品生产车间的改造设计
某生物制药企业无菌罐装车间,于1998年建成。占地面积714m2,年产量 200 万支。车间内设有换鞋间、清洗间、洗衣间、走廊、灌装间、轧盖间、包装间等。车间吊顶、墙采用双面彩钢夹芯板。地板采用 PVC 地板。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由5台空调箱组成。冷源取自于冷冻机房的冷水机组,热源取自园区工业蒸汽。车间分为一般区、十万级、万级、百级4个净化区。由于已使用多年,存在着设备老化、生产效率低、人物流交叉污染、温湿度不稳定等问题。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发布与实施,车间已无法满足新法规的要求,故对其进行改造。
1 原车间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思路
1.1 工艺改造
1.1.1原灌装间进入与退出共用一个缓冲间,存在交叉污染问题。改为增加单的退出通道至 D 级走廊,并设压差梯度保护。
1.1.2原配液由人工完成,存在效率低、污染风险的问题。改为增加立配液间,并增加自动配液系统,设层流罩保护。
1.1.3原称量与配液在同一间房间完成,存在交叉污染风险。改为增加立称量间,完成称量。
1.1.4 原灌装间百级面积过大,存在能耗大、难控制的问题。改为 B 级背景+灌装区 A 级层流保护,灌装机设置围挡。
1.1.5原冻干后成品由人工手持托盘转运,存在效率低、污染风险的问题。改为增加小车进行转运。
1.1.6原轧盖后至包装采用人工转运的方式,效率低、且无直接转运通道。改为转盘转运,并将轧盖背景区域洁净级别提升为 C 级。
1.1.7原轧盖机没有抽风装置,也没有自动剔除装置,*形成二次污染。改为替换轧盖机带抽风、自动剔除装置。
1.1.8 原轧盖没有排风,*形成二次污染,改为增加排风。
1.1.9 原两间洗衣间存在功能重复。改为将其合并,增加大功率洗衣烘干机。
1.10 原车间缺少在线粒子检测间及设备,改为增加立的在线粒子检测间及设备。
1.11 原车间缺少可在灌装间外部观察灌装操作的观察窗,改为在灌装间与准备间之间增加观察窗。
1.2 空调系统改造
1.2.1原车间时常出现温湿度**标现象。经调查,空调设备管路、盘管堵塞,并存在滴漏现象,空调箱面板锈蚀严重,夏季表面结露。综合考虑,将空调箱全部换。
1.2.2原车间时常出现压差过低、关键区域压差梯度不够的问题。经调查,送回风阀门有松动现象,定位机构生锈腐蚀严重,难以调整。部分风管内壁锈蚀,堵塞过滤器,造成压差不稳定。改造后将其全部换。
1.3 其他改造
原车间工艺排水缺少放倒流措施。改为将工艺排水集中排放,增加空气隔段措施。
2 设计需遵循的规范
设计需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与98 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于无菌药品生产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GMP厂房、GMP实验室、兽药无菌室、兽药净化车间、兽药洁净室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HACCP风险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如下:列出剂从开始投料生产到产品终放行全过程的每一步所有可能发生的危害。即对物料、生产过程、公用设施及生产设备等一切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及因素进行分析,将所有找到的危害列成一张清单,之后,根据这些危害的严重性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决定哪些危害需要列入风险评估计划当中。
在剂的配制过程中,常用的关键控制限度包括温度、压力、时间、pH、设备运行参数等。关键控制限度的设定要基于科学论断和历史数据。通过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对过程中发现的关键控制点的运行状态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要正确实施纠偏,有预先的纠偏预案。
对风险控制机制的合理有效性进行评估。必要时,对先前建立的风险纠偏系统进行修订。针对上述风险管理实施过程所形成的文件及相关记录进行归档。剂的生产严格遵循工艺规程、相关的岗位操作法、标准操作程序等,生产的基本工序有瓶的粗洗和精洗、物料的称量、浓配、稀配、精滤、洗塞、灌装、上塞、轧盖、灭菌等,大部分工序在万级洁净环境下进行,其液精滤、胶塞清洗、瓶的精洗、药液灌装、上塞等工序局部在百级层流罩下进行。可能引入风险的环节较多。
实施FMEA的质量风险控制管理步骤如下:(1)建立技术团队。建立高素质的技术团队,负责风险管理工作;(2)提出的可能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通过收集已知的、曾经存在过的质量信息或通过技术团队集思广益提出的可能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来实行。如:所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已有质量标准的中间产品;设备运行过程出现的不正常事件;软件管理出现的问题。也可将新近出现的因素随时加入到上述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中;(3)对风险因素进行评分。风险级别排序值(RiskPriority Number,RPN:S×P×D),对确立的风险因素按照其严重性(S)、出现的可能性(P)及可监测性(D)进行评分;(4)风险的控制措施。当RPN **过规定大小,则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措施实施的**级别依照RPN 的大小来决定,RPN 越高,越需**采取控制措施;(5)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评价风险因素对产品质量的综合影响力(残余影响力),即采取控制措施后的RPN 大小;(6)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评价风险因素对产品质量的残余影响力,即采取控制措施后的RPN 大小。评估上述残余影响力是否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