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地面材料选用
地板材料
PVC地板:
一、PVC地板类型:有卷材、片材PVC地板,防静电(表面电阻106-109ΩPVC地板可供选择,颜色多样,可供选择。
二、规格:板材厚度有2.0mm厚、2.5mm厚、3.0mm厚等多个规格。
三、特点:
1.耐磨埙、抗划伤、抗老化。
2.耐腐蚀,对酸、碱、酒精、石油等的抵抗力较强。
3.不裉色、不起尘、易保养清洁,污垢易清除。
4.耐火防潮。
5.导电性能长久
6.材料柔韧、行走舒适、防滑。
7.施工方便快捷。
环氧地坪:
类型:
1.薄涂型环氧树脂地坪;
2.无溶剂环氧树脂自流坪;
3.环氧树脂砂浆地坪;
4.水性环氧树脂地坪;
5.环氧树脂防静电地坪;
6.FRP积层法地坪;
7.HD特种树脂地坪;
8.硬化耐磨地坪。
注:以上类型的选择可根据:“基面状况、使用性能要求、财务预算”等情况选择使用。
无尘车间针对污染源的控制方法
1、控制人员散发的污染
人员的鼻腔、口腔、皮肤、头发和身上的服装都散发污染物。控制人员散发的污染,首先是控制进入无尘室的人员数量。与生产、科研无直接关系,未经无尘室工作人员守则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无尘室。进入的人员要遵循无尘室工作守则,整齐穿着洁净工作服,戴工作手套、口罩、头套,穿净化鞋,经洁净通道进入。对进出无尘室人员要严格管理,例如不允许进入无尘室工作时使用化妆品,定期洗澡,在无尘室中不允许戴手表及首饰,进入无尘室前几小时内不宜吸烟,禁止携带私人物品进入无尘室等。除尽可能降低人员散发的污染物外,空调净化送风的气流也是有效稀释、疏导并排出人员散发的污染物的重要手段。例如人员行走的通道是散发污染物的主要位置,在该处设置回、排风口,使其处于室内下风向,以尽可能减少人员所散发的污染物扩散到无尘室的其它区域。又如关键工序部位设置在无尘室中非操作人员不易到达之处,以减少额外的人员污染。
2、控制工艺设备及工艺的产尘
无尘室内的工艺设备应选料精良,光洁耐磨,那些转动、滑动部位格外重要,要尽可能地减少磨损及产尘。对于那些产尘的工艺过程要尽可能地将其封闭或设置围挡,并辅以排风,形成局部范围相对于无尘室的负压,以限制污染物向无尘室其他区域扩散。对室内的机器设备定期地进行清洁、擦拭是必要的制度,也是减少积尘二次飞扬的有效措施。
3、不同级别相邻无尘室间的压差
防止从相邻的洁净度较低区域向无尘室传播污染的主要方法是:维持高洁净度区域相对于低洁净度区域、低洁净度区域相对于服务区域、服务区域相对于室外有一个合适的正压值。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级别相邻房间的正压值约为5Pa-10Pa。让不同洁净度的各级房间维持梯次的压差,目的是当房间门处于关闭情况时,通过缝隙的气流流向是由别无尘室流向低级别无尘室、由低级别无尘室流向走廊和服务区,再流向室外。这样就可减少由室外向服务区域,服务区域向低级别无尘室,低级别无尘室向别无尘室传播空气中的悬浮污染物。正压值并非越大越好,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人员、物料通过门时,即便门两侧关门压差高达50Pa~60Pa,仍难避免随人员、物料向内移动时的携带气流将污染带入室内。特别是当门两侧存在温度差时,门敞开后,即便无人走动,在开口断面部分面积上也存在逆向气流,带入空气的污染物。此外,过高的正压差还会造成无尘室的门既难开启又难关严,门缝气流造成哨声噪声,以及因气流外溢过量而补风量增加,浪费能源和加重各级过滤器的负担。
4、无尘室送风的过滤
无尘室空调送风系统的末端装置——空气过滤器或**空气过滤器,在正常情况下能有效过滤经空调机组处理的新风和回风中的颗粒污染物。经、**空气过滤器处理后的洁净空气送入室内,可有效地排替、冲淡室内污染物,以维持室内的洁净度。但末级过滤器如有破损或过滤器与支撑框架间的密封出现裂隙,气密性失效,那么未经空气过滤器过滤的空气就可能携带大量污染粒子进入室内并随气流扩散,危害影响范围较大。因此无尘室投入使用前的末级过滤器检漏、堵漏或更换工作十分重要。运行过程中防范末级过滤器受损,也十分重要。过滤器到达使用寿命后及时更换也同样应予以关注。
无尘车间的测试:
1.送风量与排风量:如果是紊流洁净室,那么就要测量其送风量与排风量。若为单向流洁净室,则要测量其风速。
2.各区之间的气流控制:为各区之间气流运动方向正确,也就是从洁净区向洁净度差的区域流动,必须检测:(1)各区间的压差正确;(2)门口处或墙、地板等处的开口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即从洁净区向洁净程度差的区域流动。
3.过滤器检漏:对过滤器及其外框要进行检验,以保证悬浮污染物不会穿过:(1)损坏了的过滤器;(2)过滤器与其外框间的缝隙;(3)过滤器装置的其他部位而侵入室内。
4.隔离检漏:这项测试是为了悬浮污染物不穿过建筑材料侵入洁净室。
5.室内气流控制:气流控制测试的类型要依洁净室的气流模式——是紊流还是单向流而定。若洁净室气流为紊流,则必须验明室内没有气流运行不足的区域。若是单向流洁净室,则必须验明整个室内的风速和风向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6.悬浮粒子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如果上述这些测试满足要求,则后对粒子浓度和微生物浓度(需要时)进行测量,以便验明其符合洁净室设计的技术条件。
7.其他测试:除了上述这些污染控制方面的测试以外,有时还必须进行下述一项或若干项测试:
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加热与冷却容量—噪声值—光照度—振动值
10万级无尘车间标准
10万级无尘车间标准,十万级无尘室的标淮是指:
尘埃粒子允许数(每立方米):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出350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出20000个;
微生物允许数:10万级无尘车间标准是:浮游菌数不能**出500个每立方米;沉降菌数不能**出10个每培养皿。
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车间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洁净车间之间压差要≥5Pa,洁净车间与非洁净车间之间要≥10Pa。
10万级无尘室对溫度、湿度无要求时,以穿着洁净服不产生舒适感为宜,温度一般控制在秋冬季20~22℃;春夏季24~26℃;波动±2℃。秋冬季洁净车间空气湿度控制在30-50%,春夏季洁净车间空气湿度控制在50-70%。
配电:洁净室(区)的主要生产用地一般照度值宜≥300Lx;工作室、人员洁净和物料洁净用室、气闸室、过道等的照度值宜为200~300Lx。
噪声控制
一、动态检测时,万级无尘室内的噪音级不得**出70分贝A。
二、静态检测时,万级乱流无尘室的噪音级不能**出60分贝A。
气流组织
10万级无尘室主要采用的送风方式;
1、局部孔板顶棚送风;
2、带扩散板空气过滤器顶棚送风;
3、上侧墙送风 等三种送风方式。
10万级无尘室主要采用的回风方式:
1、单侧墙下部布置回风口;
2、当采用过道回风时,在过道内均匀布置回风口或在过道端部集中设置回风口。
送风口风速米/秒:
1、孔板孔口3~5;
2、侧送风口:
(1)贴附射流2~5;
(2)非贴附射流同侧墙下部回风1.5~2.5,对侧墙下部回风1.0~1.5。
回风口风速(米/秒):
1、无尘室回风口不**2;
2、过道内回风口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