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污水提升泵站_河北玻璃钢污水提升泵站_玻璃钢污水提升泵站厂家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加压泵站。
1.1 一体化预制泵站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由顶盖、玻璃钢(GRP)筒体、底座、潜水泵、服务平台、管道等部分组成,以满足增压提升排水要求的设备,图1.1。
1.2 顶盖 Top cap
由玻璃钢边盖和可开启的泵站盖板组成。
1.3 筒体 Cylinder
预制泵站的井筒部分。
1.4 底座Lampstand
与混凝土底板相连,以固定预制泵的部分。
1.5 机电设备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一体化预制泵站机电设备主要包括水泵及其辅助设备、拦污清污设备、压力管道、阀类设备、控制系统等。
1.6 自动耦合系统 Auto coupling
3.2.5 泵站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潜水自耦式安装的水泵,其平面布置可不考虑水泵维修空间,只满足水泵安装和水力流态要求;
2 干式安装的水泵,平面布置应需考虑水泵安装和水泵吸水管流态要求;
3 水泵配套风冷电机时,泵站平面布置还应满足水泵的散热要求;
4 模块化湿井泵站平面尺寸和布置应满足水泵和格栅等主要设备安装、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
5 模块化集成泵站湿井平面尺寸要满足水泵吸水管流态要求和格栅安装、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
6 模块化集成泵站干井平面尺寸要满足水泵和控制柜安装、散热、维修和日常运行要求;
7 模块化集成泵站应在干井内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用于排除井内积水;
8 控制柜可安装在泵站干井内或地面上,如果安装在干井内,应考虑通风、散热和除湿;
9 当泵站采用多个井筒组合时,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运行的要求,各个井筒内宜安装相同型号和数量的水泵。
3.2.6 泵站设计应对泵站结构形式和材质、配套设备的选型,泵站的平面布置,泵站竖向布置和泵站配套仪表、电气和控制设备等分别进行设计。
3.2.7 泵站水泵选型应与流量要求相匹配,宜采用统一的泵型。
3.2.8 单台水泵功率较大时,宜采用软启动或变频启动,泵站流量和扬程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3.2.9 对于排水泵站,宜设置潜水离心泵,雨水泵站,可不设置备用泵。
3.2.10 湿式安装的潜水泵,水泵宜配套电机冷却系统,干式安装的水泵,可采用IP54或以上水冷或风冷电机。
3.2.11 对于采用重力管网的泵站宜采用液位自动控制,采用压力管网的泵站宜采用压力自动控制。所有泵站都应具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并应具备自由切换控制方式的功能。
3.2.12 采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开停时,泵池内高液位和低液位之间的有效容积应根据水泵每小时大启停次数确定,可采用(3.2.12-1)式计算:
式中: VEff——泵站有效容积(m)
Qp——泵站大一台泵的泵送流量(m/h)
Zmax——水泵每小时大启停次数。
当利用集水池的进水流量和每台水泵抽水之间的规律推算时,可采用(5.2.12-2)式计算有效容积:
Vmin=TminQ/4 (5.2.12-2)
式中 Vmin——集水池小有效容积(m)
Tmin——水泵小工作周期(s)
Q——水泵流量(m/s)
3.2.13泵站竖向高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站高和低水位之间的有效高度,由泵站有效容积和平面尺寸确定;
2 泵站低水位到泵坑底部的距离应大于配套水泵小停泵高度;
3 多井筒设计的并联泵站宜采用相同的高和低水位;
4 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应与进水管管**相平。当设计进水管道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可**进水管管**;
5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
3.3 荷载及稳定分析
3.3.1 用于预制泵站稳定分析的荷载应包括: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土压力、泥沙压力、波浪压力、地震作用及其它荷载等。其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自重包括泵站结构自重、填料重量和*设备重量;
2 静水压力应根据各种运行水位计算。对于多泥沙河流,应计及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3 扬压力应包括浮托力和渗透压力。渗透压力应根据地基类别,各种运行情况下的水位组合条件,泵站基础底部防渗、排水设施的布置情况等因素计算确定。对于土基,宜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对岩基,宜采用直线分布法计算;
4 土压力应根据地基条件、回填土性质、挡土高度、填土内的地下水位、泵站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形情况等因素,按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计算。计算时应计及填土**面坡角及**载作用;
5 淤沙压力应根据泵站位置、泥沙可能淤积的情况计算确定;
6 风压力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提供的风向、风速和泵站受风面积等计算确定。计算风压力时应考虑泵站周围地形、地貌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7 其他荷载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3.3.2 预制泵站可能同时受各种荷载进行组合作用。用于泵站稳定分析的荷载组合应按表3.3.2的规定,必要时还应考虑其它可能的不利组合。
3.3.3 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泵站基础底面应力应不大于泵站地基承载力。
土基上泵站基础底面应力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值不应大于本规程附录A表A.0.1规定的值。
岩基上泵站基础底面应力不均匀系数可不控制,但在非地震情况下基础底面边沿的小应力应不小于零,在地震情况下基础底面边沿的小应力应不小于-100kPa。
3.4 荷载与扬程计算
3.4.1 设计泵站时应将可能同时作用的各种荷载进行组合。
3.4.2 泵站沿基础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5.4.2-1)式或(5.4.2-2)式计算:
4.6 调试
4.6.1 调试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 设置、安装是否正确;
2 可能产生真空的管路,真空破坏阀应有足够的过流面积,动作应准确可靠;
3 进、出水管路上的阀应完全开启,其它装置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6.2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必需的供电电源的容量、电压等级、电气保护装置应满足所安装的机电设备的要求。
4.6.3 泵站调试按相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分阶段进行调试。
4.6.4 泵调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固定连接部位紧固;
2 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正常,无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3 附属系统的运转正常,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4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灵敏、正确、可靠。
4.6.5 泵站采用快速闸门断流且其下游侧还设有事故闸门时,应调整其自动控制的联动配合时间满足机组保护的设计要求,现场操作和远方控制可靠。
5.1 一般规定
5.1.1 质量检查与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建设)单位按规定程序进行质量检验。
5.1.2 检验批的划分可根据与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5.1.3检验批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进行验收。
5.1.4 预制泵站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机电设备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泵站安装及验收》SL 317的规定。
5.2 检查与验收
Ⅰ主控项目
5.2.1 预制泵站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缝、凹陷和破损变形。
2 井筒色泽一致,接口完好,无裂纹变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 预制泵站的零部件、装置、元件和主要材料,安装所用的装置性材料和设备用油,应符合工程设计和其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有检验合格证或出厂合格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3 井底座与管道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底座接管标高允许偏差0~10 mm。
检查数量:每接口1点。
检验方法: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测量。
2 井底座与管道连接的每个接口牢固、井内无异物。
检查数量:每接口1点。
检验方法:用反光检查镜对每个接口检查。
3 井底座中心偏差小于或等于20 mm。
检查数量:每井1点。
检验方法: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
5.2.4 井筒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筒上口标高允许偏差±10mm。
检查数量:每井口中心1点。
检验方法: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测量。
2 井筒垂直允许偏差0.5o.
检查数量:每井周壁4点。
检验方法: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
Ⅱ 一般项目
5.2.5 预制泵站基础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标高允许偏差0~15 mm。
检查数量:每井1点。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测量。
2 基础两侧宽度允许偏差0~10 mm。
检查数量:每井坑2点。
检验方法:用直尺测量。
3 基础厚度允许偏差0~10 mm。
检查数量:每井坑1点。
检验方法:用直尺测量。
4 基础回填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按有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查,检查检测报告。
5.2.6 井坑回填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密实。
3 回填密实度应与管道管沟回填密实度一致。
4 回填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对称回填并夯实。
3 井坑回填土密实度应符合表6.7.2的要求;
检验数量:井筒四周4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测报告、检查施工记录、用填土密实度检测仪测量。
5.2.7 井筒直径变形不得大于设计井筒直径Do的0.03倍。
检验数量:井筒四周2点
检验方法:钢尺测量。
6.0.1 水泵经维修后,其流量不应低于设计流量的90%;其机组效率不应低于原机组效率的90%。泵站机组的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汛期雨水泵站机组的可运行率应达到98%以上。
6.0.2 机电设备、管配件每二年应进行一次除锈、油漆等处理。
6.0.3 泵站及附属设施应经常进行清洁保养,出现损坏,应立即修复。每隔3年应刷新一次。
6.0.4 进入泵站井筒内维护时,应有安全保护措施。防毒用具使用前必须校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6.0.5 应根据泵站检查结果,定期对泵站井筒清通及清淤。
6.0.6 排水泵站应有完整的运行与维护记录。
6.0.7 管道维护和检查的安全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规定
占地面积小:
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仅需传统泵站的1/3甚至更小,从而节
施工*:
从工厂预制、基坑开挖到泵站调试完成仅需1个月左右,与传统
无人值守:
采用新型的泵站控制系统及云平台,通过导入水泵及电机数 据并做相应计算,实现系统的高效、智能运行。此外,云平台管 理系统帮助客户实现泵站的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及实时汇报,避
分期建设:
可根据工程近远期需求分期建设,有郊低了项目初始投资,优化 资源利用。
组件配合度高:
完全在工厂组装和预制,各部件之间高度匹配,不仅能使运行噪音 降至低,满足特定项目对环境的要求,同时还确保了优的泵站 系统整体性能
服务平台与自动耦合系统
一体化预制泵站内宜设置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宜采用铝合金或玻璃钢材料制成,服务平台承重不得低于450kg。
自动耦合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得漏水,并应利于水泵的吊装。
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