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一些高浓度、高氨氮、高悬浮物、处理难度大的“三高”废水。数量大、相对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导致其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根据养殖污水的特点,先去除悬浮物与色度,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而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有机磷等污染物浓度高,可采用生化处理,从成本及处理效果考虑,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养猪场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
循环间歇曝气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好的特点,保证了达到污水排放一级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二级生物污水处理30%左右,是适合现阶段污水处理要求的工艺技术。
影响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6h ,反硝化<2h )循环比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 <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随着我国畜禽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污水污染不断加剧,其养殖污水污染迫在眉睫。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CODcr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SS超标数十倍。限于养殖业是薄利行业,目前的处理工艺仅能针对CODcr的大幅削减,而对氨氮的达标排放问题,尚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
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工艺
养殖场收集污水先经过格栅池,通过人工格栅除去粗大固体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可以调节水质水量,对剧烈的水质水量波动起均化调节作用,使其浓度符合发酵要求。
养殖污水提升进入厌氧发酵罐。养殖污水在其中处于厌氧状态,通过厌氧菌和甲烷菌的作用下,将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水和二氧化碳。厌氧出水进入生物好氧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厌氧池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等在这里经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分解;池内安装有生物填料,池底进行曝气,好氧菌附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依靠污水中的有机物提供营养,在充分曝气的条件下,消耗掉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降低养殖污水中有机物的目的。
接触氧化后出水经沉淀处理,自流入氧化塘,氧化塘内设置曝气装置设备可以对养殖污水进一步处理,氧化塘对于浓度不高的有机污水具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具有去除氮、磷的效果。经过氧化塘处理,养殖污水完全达到农用水标准。养殖污水经过氧化塘后注入回用水池,回用水池设置了回用水泵,处理后污水的60%通过回用水泵做养殖场冲洗水。其余40%达标水从这里被提升作为农田的灌溉用水,达到全部回收利用的目的。
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先进入污泥浓缩池脱水,再用泵送入污泥干化床中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后的污泥送堆肥车间和粪便混合进行堆肥,制成有机肥料后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