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食用菌生产车间、食用菌洁净车间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造作流程:工作场所设备、工具和材料摆设布局合理,整体美观,便于操作,当班期间始终保持场所整洁有序卫生,不得脱岗以破坏生产流程的正常衔接;管理维护好本组别所属的场所、厂房、设备、工具和材料等,每个工作日结束时,将剩余的长期用不到的用料和用具及相关设备交还仓库;菌袋接收后,培养控制人员工作时注意个人卫生,穿戴工作服其它的化学污染;菌袋接收后,环境温度继续保持25℃状态,当即给菌袋喷洒0.1%的多菌灵或0.2%的新洁尔灭,保持出菇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当天开口人员打开菌袋口取走套环,促使和保持袋口的紧缩状态,同时检出菌丝未发育满袋的菌袋送回培养组接收继续而作培养处理。
疏蕾作业时,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如果时间拖长,人员工作势必影响培养室小气候环境,同时还影响菇体发育一致的程度。疏蕾作业时,白天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5~18℃,利于人员工作;晚上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0~13℃,控制菇体的发育;培养室环境相对湿度白天为利于疏蕾人员操作可稍降低一些,晚上保持在90%左右,控制菇体的失水;培养室环境不再通风换气,同时控制室内空气内循环,每天保持光照8~10小时即可。
香菇工厂化生产:制棒工序,配方为木屑79%、麦麸20%、石膏1%,木屑为硬质阔叶树,含水量55%左右;木屑提前进行预湿,先将麦麸和石膏按比例加入一级搅拌锅内,干拌均匀后加入预湿后的木屑,*1次加水至53%左右,加水后使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测定含水量,根据测定结果,二次加水至要求含水量,加水完毕,将培养料传入二级搅拌锅。灭菌工序:装袋结束后马上进行灭菌,尽量缩短培养料加水至灭菌之间的时间,避免培养料酸化,使用双开门高压蒸汽灭菌锅,116~118℃高压灭菌,如使用保水膜,灭菌温度降为112~113℃,防止保水膜高温变性;根据菌棒在灭菌车上的摆放密度调整灭菌时间,密度越高灭菌时间越长。
冷却、接种工序: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后门,将剩余蒸汽排入预冷室,蒸汽排尽后将菌棒直接拉入冷却室进行冷却,为节约电费,可以先使用过滤新风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再使用制冷机强制冷却,冷却至18~20℃可以接种,使用全自动固体菌种接种机,接种速度700~1000棒/h,接种后的菌棒可以贴透明胶布或套外袋,防止菌种掉落及降低污染率。培养工序:使用角铁床架井字型培养模式或网格床架模式培养香菇菌棒,温度控制在22~23℃,湿度65%~70%,接种后20~30d进行*1次刺孔增氧,接种后40~45d菌丝长满菌棒后进行*2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后注意控制菌棒温度,菌棒中心温度不**过28℃,防止烧菌;*2次刺孔增氧后给与光线照射,促进转色。
出菇工序:当菌棒转色完全、富有弹性时,菌棒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可以割袋出菇,通过出菇大棚的遮阳网、塑料薄膜及水帘风机控制温度,佳生长温度为10~25℃,出菇完毕后给予菌棒20~25℃休养条件,促进菌丝恢复,休养10~20d后注水,刺激菌棒进入下一潮菇生长。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工厂化食用菌车间、食用菌净化工程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周年、规模化生产,发达国家的菇场日产一般都在10 吨以上,并且由于可以人工调节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条件,能达到全年连续生产;产量高,我国自然条件下人工栽培双孢蘑菇产量仅10 千克/平方米,而国外工厂化生产的双孢菇产量已达到30-40千克/平方米。质量好,工厂化生产为食用菌创造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其质量较自然环境条件下也要好得多。效率高,工厂化生产过程大多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生长环境由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相对手工操作要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一般周年生产可达8-10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制的设施条件下,采取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使菇农栽培效益食用菌大大提高。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采用封闭式厂房,目前使用多的是带保温的彩钢板厂房。厂房周围要求无工业三废、畜禽养殖场、垃圾堆置场及其他污染源,生产水源好使用管网自来水。根据生产布局一般分为五个区域,Ⅰ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Ⅱ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Ⅲ区为搔菌、栽培、包装区,对环境的整体要求较高;Ⅳ区为操作区,包括装瓶和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殊要求;Ⅴ区为挖瓶区和原料堆场,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根据日生产量和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对整个区域制订不同管理要求和人员流动要求。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通风换气主要通过一些设备来实现,并且通风换气和温度控制常一起完成。常用的有换气扇、热交换器和空调箱。要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放置瓶子或袋子的数量,选择合适的换气扇型号和数量,保证有足够的风压和风量,快速地送、排风,达到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热交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新鲜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后,通过送风管送入栽培房间,起到减少空调负荷,节能的目的。空调箱机组主要担负制冷(加热)和新风送入作用。新风通过机组制冷或加热,再通过风管送入培养室或栽培室,进入的新风温度和室内温度比较接近,避免室内或冷或热,同时新风通过分布在室内的风管送入,均匀度高。
食用菌工程高压灭菌:排冷阶段,抽真空排冷两到三次,这种抽真空的做法是采用的医用高压灭菌锅的脉动真空灭菌技术而来的。首先用真空泵抽净灭菌锅内的冷空气,然后通入蒸汽,再次抽真空,如此重复操作两到三次,一共30分钟左右。**计时阶段,排净冷空气后进入升温阶段,当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5℃时,维持20分钟。*二计时阶段,**阶段结束后继续升温,当灭菌锅内温度到达115℃时,维持20分钟。*三计时阶段,*二阶段结束后继续升温,当灭菌锅内温度到达121℃时,维持90-120分钟。降压阶段,*三阶段结束后,灭菌锅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灭菌锅压力和温度开始下降,20分钟后,开始排气,准备出锅。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食用菌无尘车间、洁净车间、工厂化食用菌车间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装修、改造等配套服务。
装袋工艺指的是将调配好搅拌好的培养料均匀的装入栽培用的容器—塑料袋内,压实,然后在打孔,以利通气和接种,再将袋口用**通气塞塞紧;可以实现装袋封口的连续作业,并且装袋高低一致、松紧一致、装量一致,标准化程度高,该生产线除手工套袋、封口外,全部自动完成,基本实现了装袋上紧下松、料面平整,中孔顺直的质量要求,再配套以封口作业流水线,生产线流畅,作业秩序好,节奏性强。
装袋封口后还对料袋进行灭菌处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目的是利用高温将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无菌状态。配置脉冲真空蒸汽灭菌器,是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的灭菌装置,它可以将灭菌程序设定在触摸屏人机界面plc上,开机后控制系统根据灭菌柜内室温度对进蒸汽、排气进行自动调控。
洁净区是食用菌工厂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担负着工厂的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将灭菌后的料袋在这个区域进行冷却,二是将冷却后的料袋接入菌种。洁净区环境净化级别要求达到美国联邦Fs-20g标准10000级洁净度,接种生产线达到100级洁净度。这样才能确保菌袋生产过程的性,并且还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不采用化学消耗剂进行消毒处理,环保,工作环境舒畅,工作流程畅通,节奏性强。洁净区由风冷室、强冷室、接种室及通道四区组成。
工厂化人工环境调控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是培养室内的气流合理组织。目前大多数菇房的气流组织是不合理或欠合理的,主要表现为:①. 达到目标温度所需的降温时间长,运行能耗增加;②. 室内产生“死角” 现象;③. 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培养或岀菇同步性下降;④. 换气不足,菌体呼吸作用受阻,处于亚键康状态,岀菇品质差或者产量不高。因此,在进行风机布局时,要注意*培养室内部“空气回流” 现象,保持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均匀,减少空气流场的波动,同时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速,强化空气及制冷设备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及时排除菌体在培养或岀菇过程中产生的CO2, 改善食用菌生长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