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整体要求,结合公安交通管理的实际和业务管理需求,在省际、市际公路科学规划、建设气象监测系统、交通违法抓拍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共享接入交通部门各类监控资源,建成公安交警支队交通安全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交通状态可视化管理、异常气象情况预警、交通信息发布、可变限速抓拍控制、违反安全距离行车抓拍、视频联网监控、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提高交警部门应对恶劣天气、查纠交通违法、打击违法犯罪、路面动态管控能力。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要达到规范公路行车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使我市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交通气象监测系统由公路气象站监测站、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应用中心和道路警示等部分组成。公路自动气象站可以观测的气象要素包括能见度和路面状况(路面温度、干湿状况、结冰等)。公路自动气象站配置灵活,各种观测传感器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取舍。
公路气象站主要由数据采集及控制主机、能见度监测仪、激光路面状况监测仪、一体化气象站、视频采集设备等组成。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指挥中心。
通过公路气象监测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联网接入应用,依托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指挥中心、执法服务站、巡逻民警,将构筑起点线面相结合、网上网下联动、人防技防结合、打防控管一体化运作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对恶劣天气即时提示应对、实现公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勤务和高效指挥,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公众。本工程的建设对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运输效益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气象条件恶劣时,超速行驶和不保持安全车距行驶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打击这两种交通违法行为,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智能卡口系统除具备卡口功能外,应具备超速抓拍和违法安全车距抓拍的功能,同时,还应具备可变限速抓拍功能。能够根据气象条件自动调整限速值进行抓拍,同时联动信息发布系统更新限速值。
对于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气象条件和道路状态的数据采集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交通气象监测系统除了实时提供气象和道路状态数据来行车安全外,还可以借助对气象条件和道路状态的长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为公路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在考虑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公路的最大作用。
本项目是在公路上建设气象监测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采集公路气象信息并及时在入口可变情报板发布,同时将气象信息传输至指挥中心,通过指挥中心应用系统实现恶劣气象情况预测、可变限速抓拍等功能,为交通管理、遏制交通事故提供数据依据及技术手段。
可对公路沿线的能见度、路面状况(表面温度、干湿状况、结冰)等进行自动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供交通管制系统参考,在恶劣或极端气象条件下能及时发出警示信息,以多种方式告知管理人员和驾驶员,以提高公路的安全行车水平公路中的行车安全。
FRT HW01A型公路气象站是专为交通气象服务而特别设计的一款典型综合多要素公路监测站。它以能见度、道面状况监测为,并同时测量相关的基本气象参数,主要用于及时发现各路段及关键点的各种异常交通环境因素变化和气象状况,为气象服务和交管部门提供实时的决策科学依据。FRT HW01A型公路气象站适合作为公路沿线的交通气象基准站组网使用,为交通气象服务提供的数据监测产品。
非侵入式路面传感器是专门为交通道路地面监测而设计的,它采用遥感技术,避免了对道路的破坏,从而不会因为安装道路气象站引起的对交通的干扰。多光谱测量技术使得能准确检测出道路表面结冰、积雪和积水的厚度。
通过提供路面条件信息,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为道路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在道路安全出现险情之前,采取响应措施。
FRT VRE能见度传感器是基于气溶胶前散射原理而设计的,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及微处理控制器等主要部件组成,是继透射式能见度仪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气象能见度监测设备。传感器可广泛用于气象台站、机场、高速公路、航道、大型舰船等交通运输部门。
FRT FWS600六要素一体气象传感器是我公司自主研制的一种测量多要素气象要素的级传感器,可同时测量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等六种主要气象要素。其特点是精度高,响应时间快,串口输出,方便用户直接通过PC或外接仪器进行测量。
FRT-DT60型数据采集器是一款多功能集成化的数据采集器;内部设计了多种传感器参数的采集处理程式;预留多种工业接口,便于扩展;工业级标准,性能稳定。
典型应用:
远距离安装
道路桥面
事故多发路段
车流量大的区域
雨雪多发地区
坡道转弯区域
能见度传感器技术指标:
测量参数
测量范围: 5m~10km
5m~30km
5m~50km(可选)
测量精度: ≤2km ,误差±2%
2Km~10km,误差±5%
>10km,误差±10%
仪器一致性: ≤±4%
数据更新间隔 15秒、60秒可选
光学参数
散射角覆盖 39°~51° 前散射
峰值波长 870nm
带宽 100nm
供电参数
输入电源 DC12V
功耗 <5W,典型值4W
机械参数
尺寸(LWH) 610mm x 230mm x 300mm
重量 <10Kg
材料 阳极化处理硬质铝,外表面加喷漆保护
环境参数
工作环境温度 -40℃~+60℃
工作相对湿度: 0~
4影响能见度的气象条件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细微水滴(或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晶)的可视体。雾的出现,显著降低能见度。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令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在城市及工业区,因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可导致雾呈土或灰色。冰雾则可为暗灰色。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雾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1)因空气温辐射雾、上坡雾等;(2)因空气度降低而产生平流雾、中水汽增加而产生蒸发雾、锋面雾、生物雾等。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13能见度监测的意义
能见度是气象观测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但是长期依赖人眼,不能够实现连续和准确的观测,使用能见度计可以实时准确地完成自动观测功能,并且能够提供及时的报警信息和相关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机场跑道能见度观测,城市能见度,公路能见度提供服务,其所提供的能见度服务也能够在预防危险,避免事故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信以后的气象观测中会越来越多的使用能见度计代替人工观测,与其他气象要素组成多要素的气象监测系统。
能见度即目标物的能见距离,是指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的距离。能见度是气象观测项目之一,它的准确测量对航空、航海及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十分重要。能见度测量系统主要有透射型,散射型和激光雷达测量仪。透射式跑道能见度激光测量仪,在低能见度的测量中存在困难,且受光源稳定性的影响。目前透射式能见度仪;散射式测量系统根据散射角的不同又分为前向散射、后向散射和总散射三种,散射式系统的测量精度主要受光源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难以克服高能见度信号弱的问题。
目前高速路上的警示装置以道路中间的红蓝白曝闪灯为主。当在大雾、大雨天气条件下,曝闪灯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并能见度较低时,在高速路上的车与路、前车与后车间互相都没有任何互相提醒的警示装置,这样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能见度传感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的功能,配合低能见度下高速路车路协同及行车安全预警系统,针对目前高速路存在的行车安全问题,能实时采集高速路不同的能见度,来实施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实现高速路车路协同及行车安全预警系统的管控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