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生活污水户外收集系统技术要求
2.1 重力收集系统
(1)管道
根据人口数和污水总量估算所需污水管径。村庄内的污水收集干管最小管径不小于DN160,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当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适当减少,但应有防淤、清淤措施;加强对排水管渠的日常清理维护,防止淤泥积淤堵塞,保证排水畅通。
村庄生活污水管道一般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规定取值。
管道流速。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中4.2节的规定。
管道最好埋在非机动车道下,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根据外部负荷和管材强度等确定。在机动车道下,最好不小于0.70 m。在绿化带或庭院内的管道覆土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小,但应不低于0.40 m。
村庄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管材选取应遵循性能可靠、工程造价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原则,并充分考虑管道沿线的地质条件。可采用塑料排水管(包括PVC管、HDPE管、PE管等)、球墨铸铁管等。当管径大于等于300时,不宜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
(2)检查井
采用成品检查井。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109 号)和建设部 659 号公告要求,禁止采用粘土砖砌检查井,当污水管径≤600mm、埋深≤4m 且位于绿化带或无重载车辆时,优先选用塑料检查井,塑料井质量应符合《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233-2006)的要求,以保证管道建设质量,缩短施工周期。
(3)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
管道间连接方式。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的规定。管道接口应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可采用刚性接口或柔性接口,污水及合流管道宜选用柔性接口。当管道穿过粉砂、细砂层并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或在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防区时,应采用柔性接口。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方式。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
2.2 压力收集系统
(1)调节池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中4.7.9节的规定:生活排水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不得大于6h生活排水平均小时流量。
调节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设计水位,有效水深一般为2-3m。
调节池内应设有多个集水坑及排水管。
(2)管道
压力收集系统的压力管管径以满流设计,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m/s。
管材应抗腐蚀耐压,可选用耐压塑料管、金属管等。
压力管道内水流速较大或管路很长时必须有消除水锤的措施,一般在泵出口位置设微阻缓闭止回阀和水锤消除阀,水锤计算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6版)。为保证压力管道内水流稳定,防止污水中产生的气体逸出后再高点堵塞管道,需在管道的高点以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排气措施;为考虑检修,在管道的低点以及每隔一定距离处,应设排空装置。
对于水流速较大的压力管道,为保证管道在交叉和转弯处的稳定,需经过计算确定是否需要支墩及其位置和大小。
压力管接入自流管渠时,应有消能设施。
各支管在接入压力干管前设置闸阀和止回阀,减少相互干扰。
具体设计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压力检查井
井内的管道上装有压力盖板,和底座之间用橡胶密封条和螺栓连接;
污水压力管道全线每隔100-200m应设置压力检查井,管道设计流速低的应减小井距;
压力检查井可采用三通或四通来设置,砌筑井室并预留冲洗接口。
具体设计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污水压力泵站
压力泵站扬程较高、压力管距离较长,污水压力泵站的设计方法一般在普通污水泵的基础上参照给水二级泵站设计。
水泵选型时一般采用几台相同型号水泵,以力求污水泵站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的便利。
根据调节池的埋深,确定调节泵房为地面式或半地下式,加压泵房一般都设置成地面式。
具体设计参照《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
2.3 真空收集系统
真空收集系统适用于生活污水排水点分散、排水距离较长、地势平坦、排水管道需要跨越障碍物(如:小河、管沟、供水管等)、地下水位较高、人口密度低、水源保护区、临时排污点(营地、度假村等)和由于地下管道施工可能影响交通等区域、以及处于文化保护的原因难以实现雨污分流和管道入户改造的老城区截污工程。
在设计施工真空排水管网时,应当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服务对象的标高、接纳污水管道的标高、污水处理泵站的地点以及外界环境大气压力、地下水水位和真空排水管道穿越地区地下永久性构筑物等情况综合考虑。
真空收集系统具体设计参照《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CECS316-20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技术或工艺联合处理污水。按照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集中处理系统。集中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或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和化利用的目的。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分散处理系统。分散处理系统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微型化污水处理厂。它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组合工艺,将各种处理技术高度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随着各种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分散处理系统的产品种越多。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维护方便等优点。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它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随着城市旅游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批的高级宾馆、居住小区及别墅群建立起来。由于城市排水管网未能覆盖,这些地区的生活污水必须就地处理达标排放。针对大量此类生活污水亟待处理的情况,我公司设计研发的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COD 、BOD 、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有净化污水、美化绿化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综合效果。该装置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处理效率高,适合于中小水量,水质波动小,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为小型分散污染源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设备也可采用半埋式放置,埋式深度可根据你的需要确定。
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艺
1. 适用对象
(1)集中式处理系统是与相对集中收集系统相配套的,以布局紧凑的单村或多村为处理单元,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构筑物的总称,出水一般达标排放或回用。
(2)适用于布局相对集中、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河网分布等因素,以片区为单位的单村或多村的生活污水处理。
(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位置一般根据本地区自然地理情况确定,尽可能减少管网长度。与相对集中收集系统的排水口相连,强调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与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简便,经济合理。
预处理-人工湿地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居住相对集中、当地水环境容量大、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村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排水高差≥0.2 m的村庄可利用其地形落差,避免水泵提升。
(2)工艺流程
由排水管网收集后的污水经格栅进入厌氧池,厌氧池内挂弹性填料,有机物等污染物在附着于弹性填料上的生物膜作用下降解。厌氧池出水经泵提升后进入人工湿地,跌水充氧导流槽与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交错设置,形成好氧、厌氧交替微环境。跌水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用塑料填料替代砾石填料,栽种水生植物,污染物通过微生物降解与植物吸收被去除。
(3)技术特点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用塑料填料替代传统湿地的砾石、沙子、土壤等填料,塑料填料上方设开孔空心砼板,板上方铺填料或开孔挤塑板,栽种水生植物,污水按导流方向潜流,通过填料和植物根系,获得净化。
每级湿地床有别于传统湿地,分上下两部分,中间以不锈钢丝网隔开,湿地上部铺设加气混凝土砌块碎颗粒及瓜子片,瓜子片上栽种植物;湿地下部悬挂弹性填料,与石子等传统填料相比,比表面积更大,增强了污水处理效果。该类型湿地不易堵塞,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节约用地,维护管理简便。